林州市泰昇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首页
  • 关于我们
  • 服务领域
  • 新闻资讯
  • 联系我们
首页 > 行业新闻 > 推进建筑业全产业链绿色低碳发展

推进建筑业全产业链绿色低碳发展

作者:boxcloud 发布时间:2022-03-24 点击数:5957

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但同时也存在资源消耗大、污染排放高、建造方式粗放等问题。数据显示,我国建筑全过程碳排放总量约为50亿吨二氧化碳,占全国碳排放的比重为50.6%。

近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十四五”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规划》,部署提升绿色建筑发展质量、提高新建建筑节能水平、加强既有建筑节能绿色改造、推广新型绿色建造方式等九大任务,为建筑领域节能降碳以及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了指引。

“改革开放之初,我国的建筑能耗占全国终端能耗的比例是10%,现在已经跃升到23.1%,建筑的能耗还会持续增长。”中国建筑节能协会副会长倪江波表示,随着城镇化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未来我国建筑存量还会大幅增加,建筑能耗和碳排放量仍将有较大幅度增加,未来建筑领域还将释放巨大的节能降碳潜力。

从用户端发力 系统性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对于绿色建筑的低碳效应,倪江波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来形容。在他看来,作为全面展现绿色性能的终端建筑产品,绿色建筑就是建筑的绿色低碳转型的发展方向和实施载体,应当积极开展超低能耗、近零能耗、低碳、零碳等高节能减碳水平的绿色建筑试点示范,引领规模化推广。用绿色建筑统筹绿色建材生产与应用以及建筑建造、使用、维修、改造、拆除的全生命周期、全产业链全过程的节能减碳,促进绿色产业链的发展和完善。

“坚持系统思维、从用户端发力,建筑业可以为碳达峰碳中和作出贡献。”倪江波表示,比如建材,一是大力推进少用建材,实施绿色建筑创建行动,大力推广绿色建筑,转变大量建设、大量消耗、大量排放的传统粗放方式,严格管控建筑拆除,倡导绿色化改造,减少新建建筑量;二是推广使用绿色建材;三是将建筑垃圾变废为宝,加快推动建材循环利用。

倪江波表示,应发挥建筑星罗棋布分散优势,大力发展光伏、光热、地热、空气热能、水源热能等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利用,发展分布式建筑区域可再生能源应用。我国建筑屋顶资源丰富、分布广泛,开发建设屋顶乃至建筑墙面等分布式光伏潜力巨大。

以科技创新为抓手 推动绿色低碳发展走深走实

“这是一座会‘呼吸’的大楼。”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叶青自豪地表示。作为三星级绿色建筑,建科大楼将共享共生理念贯穿从设计到运营的全过程,应用了约40项绿色技术措施,包括被动式节能设计、自然采光通风、人工湿地、立体绿化、风光互补节能、光电幕墙、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等,以最低的资源消耗营造了安全、健康、高效的人居环境,修复生态环境,从而实现花草虫鸟与人的和谐共生。

与深圳地区同类型的办公大楼相比,建科大楼每年可减少运行费用约150万元,其中相对常规建筑节约电费145万元、节约水费5.4万元、节约标准煤610吨,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1600吨。

像建科大楼这样的绿色建筑并非个例。近年来,我国绿色建筑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城镇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重从2012年的2%大幅提升至2020年的77%。建筑节能占比65%的节能目标已基本普及,部分省市已经定下了建筑节能75%的目标,从而对建筑材料、部品、施工工艺工法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中国建筑节能协会秘书长吴景山坦言,随着传统的建筑能源供应结构与应用方式发生革命性转变,建筑领域全行业企业需要共同推动技术创新,引导整个建筑绿色低碳产业链的转型升级。“比如建筑节能改造的外墙保温材料厚度已经达到15厘米至18厘米。如果进一步提升节能标准,墙体穿的‘棉袄’可能要更厚。这样一来,保温层脱落、易燃的风险也将加大。未来,还要积极研发相同保温效果但更轻薄、防火性能更良好、使用寿命更长的外保温材料。”吴景山表示,除了保温材料,高效节能门窗、高性能混凝土、高强钢等建材以及装配式建筑连接处防水等,都需要依赖更强大的技术支撑,从而提高建筑的能效。

建立长效机制 突破绿色低碳发展瓶颈

在吴景山看来,要进一步推进建筑节能降碳,首先,要加强节能降碳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构建全过程绿色低碳建造技术体系;其次,要统筹推进新型建造产业供应链协同发展;再其次,要推动智能建造产品和技术应用,提升工程建造智能化水平;最后,要利用创新技术手段,将地热、太阳能等转换为可以储存利用的能量,使建筑产生的能量超过其自身运行所需要的能量,打造产能建筑。

“技术创新要深入到绿色建筑产业的‘毛细血管’,不仅仅是‘高大上’的研发迭代升级。”倪江波认为,要重视基础工作,加大基础应用技术、材料技术等的研发投入,提升基础工作的品质。此外,绿色建筑领域一线人才仍然较为匮乏,比如发展装配式建筑,对掌握建筑信息模型、吊装、焊接等技术的高技能人才需求快速增加,要加紧建立绿色建筑人才培养和发展长效机制。

目前,我国31个省区市已出台了“双碳”的相关规划或行动方案,绿色建筑的发展正当其时。但与此同时,推进绿色建筑还依旧面临一些瓶颈:社会对建筑节能重视程度仍然不高;城乡建设领域“大量建设、大量消耗、大量排放”的粗放式建设方式有待转型;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在城镇与农村之间、东部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等。


Tag: 泰昇建设
上一篇: 基于国产化BIM与CIM的新型城市化建设
下一篇: 城市更新由“开发模式”转向“经营模式” 专业化机构助力居住品质提升
返回列表

随便看看

  • 住房城乡建设部印发《房屋市政工程生产安全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2024版)》
  • “五个聚焦”深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
  • 冬季施工的安全“秘籍”
  • 坚持顶层设计创新驱动 构建智能建造发展体系
  • 增强设计科技文化核心功能 当好城乡建设领域“国家队”
  • 智慧园林为城市添彩
  • 乘“数”而上更智慧——多地运用数据赋能城市转型升级透视
  • 最优秀员工的十种意识
  • 工厂造零件 现场拼房子
  • 专家观点:住房租赁行业应鼓励发展专业机构,保障承租人和出租人权益
  • 他们是最优秀的员工
  • 探索社会监督机制 为群众建设好房子
  • “中国建造”为世界造福
  • 谁是最优秀的员工(一)
  • 成功的基石(十一)
  • 成功的基石(十)
  • 成功的基石(九)
  • 成功的基石(八)
  • 成功的基石(七)
  • 成功的基石(六)
  • 成功的基石(五)
  • 成功的基石(四)
  • 成功的基石(三)
  • 成功的基石(二)
  • 成功的基石(一)
  • 做最优秀的员工(七)
  • 做最优秀的员工(六)
  • 做最优秀的员工(五)
  • 做最优秀的员工(三)
  • 做最优秀的员工(二)
  • 做最优秀的员工(一)
  • 精益求精,尽善尽美(二)
  • 精益求精,尽善尽美(一)
  • 一次做好一件事(二)
  • 一次做好一件事(一)
  • 坚持到底,绝不轻言放弃(二)
  • 坚持到底,绝不轻言放弃(一)
  • 要事第一(三)
  • 要事第一(二)
  • 锻造铁军铸匠魂
  • 要事第一(一)
  • 强化工程质量监督 提升建筑工程品质
  • 做好时间管理(二)
  • 让建筑工人干得安“薪”住得舒心
  • 做好时间管理(一)
  • 让建筑更绿色更低碳
  • 用好团队的力量(一)
  • 用好团队的力量(二)
  • 山西系统推进城镇生活污水资源利用
  • 不为执行找借口(二)
  • 贝壳:2022年服务承诺履约退赔超4.8亿元
  • 不为执行找借口(一)
  • 数字技术赋能建筑业 引领行业智能化发展
  • 在问题面前保持勇敢(二)
  • “会呼吸的建筑”——超低能耗建筑助力建筑业实现“双碳”目标
  • 山西中部城市群实施异地同策
  • 在问题面前保持勇敢(一)
  • 山西加快城市公园分级分类体系建设
  • 发现问题的关键(三)
  • 山西对建筑施工企业主要负责人实施安全生产考核记分管理
  • 发现问题的关键(二)
  • 发现问题的关键(一)
  • 技术创新研发组织不断增多 为装配式建筑高质量发展赋能
  • 接受任务尽最大努力去做(二)
  • TOD项目将迎建设高峰期,房企需要哪些核心能力?
  • 接受任务尽最大努力去做(一)
  • 河南安阳形成“点站结合”充电设施布局 为绿色出行“加油”
  • 未雨绸缪补短板——记河南安阳城区积水点改造
  • 山西加大力度开展专项整治 力争三年全面消除自建房安全隐患
  • 把问题变成转机
  • 问题来了积极思考(二)
  • 问题来了积极思考(一)
  • 超越问题的水平线(二)
  • 超越问题的水平线(一)
  • 突破定势思维(二)
  • 突破定势思维(二)
  • 突破定势思维(一)
  • 只要思想不滑坡,方法总比问题多(三)
  • 只要思想不滑坡,方法总比问题多(一)
  • 把大问题分解成小目标(二)
  • 把大问题分解成小目标(一)
  • 今日事今日毕(三)
  • 今日事今日毕(二)
  • 今日事今日毕(一)
  • 积极行动,不找借口(二)
  • 基于国产化BIM与CIM的新型城市化建设
  • 积极行动,不找借口(一)
  • 2022年4月起 山西房屋建筑项目实行“拿地即开工”
  • 紧抓绿色转型机遇 助力绿色中国建设
  • 工程造价咨询资质认定取消背后
  • 拒绝犹豫,果断出击(三)
  • 2021建筑业十大关键词
  • 下功夫做好“里子”工程——山西出台实施意见加强城市地下市政基础设施建设
  • 拒绝犹豫,果断出击(二)
  • 拒绝犹豫,果断出击(一)
  • 门钹
  • 王府大门
  • 把问题扼杀再摇篮里(三)
  • 把问题扼杀再摇篮里(二)
  • 把问题扼杀再摇篮里(一)
  • 想到就做,马上行动(二)
  • 想到就做,马上行动(一)
  • 最佳的任务完成是昨天(二)
  • 最佳的任务完成是昨天(一)
  • 拖延不是无谓的耽搁(二)
  • 比老板更积极主动(一)
  • 比老板更积极主动(一)
  • 主动补位,做公司需要做的事(二)
  • 主动补位,做公司需要做的事(一)
  • 加倍努力勤奋不减(三)
  • 加倍努力勤奋不减(二)
  • 加倍努力勤奋不减(一)
  • 帮助老板开源节流(三)
  • 帮助老板开源节流(二)
  • 帮助老板开源节流(一)
  • 多做一些分外的事(三)
  • 多做一些分外的事(二)
  • 多做一些分外的事(一)
  • 老板不在,自动自发去工作(_二)
  • 老板不在,自动自发去工作(一)
  • 企业的终极期望(三)
  • 企业的终极期望(二)
  • 企业的终极期望(一)
  • 把公司的事当成自己的事(三)
  • 把公司的事当成自己的事(二)
  • 把公司的事当成自己的事(一)
  • 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三)
  • 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二)
  • 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一)
  • 抢在老板前面思考(三)
  • 抢在老板前面思考(二)
  • 抢在老板前面思考(一)
  • 不把问题留给老板(四)
  • 不把问题留给老板(三)
  • 不把问题留给老板(二)
  • 不把问题留给老板(一)
  • 不要为失职找借口(五)
  • 不要为失职找借口(四)
  • 不要为失职找借口(三)
  • 不要为失职找借口(二)
  • 不要为失职找借口(一)
  • 对结果负责(五)
  • 对结果负责(四)
  • 对结果负责(三)
  • 对结果负责(二)
  • 对结果负责(一)
  • 勇于承担而不是推脱(三)
  • 勇于承担而不是推脱(二)
  • 勇于承担而不是推脱(一)
  • 企业法律风险概念(七)
  • 企业法律风险概念(六)
  • 企业法律风险概念(五)
  • 企业法律风险概念(四)
  • 企业法律风险概念(三)
  • 企业法律风险概念(二)
  • 企业法律风险概念(一)
  • 让问题至于自己的行动(五)
  • 让问题至于自己的行动(四)
  • 让问题至于自己的行动(三)
  • 让问题至于自己的行动(二)
  • 让问题至于自己的行动(一)
  • 越回避问题越严重(二)
  • 越回避问题越严重(一)
  • 金句海报 | 习近平在庆祝澳门回归祖国25周年大会暨澳门特别行政区第六届政府就职典礼上的讲话
  • 结果比工作重要(二)
  • 庆祝澳门回归祖国25周年大会暨澳门特别行政区第六届政府就职典礼隆重举行 习近平出席并发表重要讲话
  • 结果比工作重要(一)
  • 红旗渠精神
  • 完成任务不等于结果(四)
  • 完成任务不等于结果(三)
  • 完成任务不等于结果(二)
  • 完成任务不等于结果(一)
  • 返 乡 人 员 需 知(林州)
  • 装配式建筑
  • 党的宗旨
  • 省市环保督察组莅临天禧壹號项目观摩检查,成为模范标准工地
  • 西安市社会团体党史学习暨红旗渠工匠论坛班在红旗渠干部学院顺利结业
  • 长治市河南商会成立十周年工作总结表彰大会圆满举行
  • 林州市总工会外出农民工之家在长治、晋城市揭牌
  • “空中造楼机”4次提档升级迈上建筑科技高峰
  • 2020建筑业大数据分析报告发布:更精细更专业成存量时代建企生存之道
  • 住建部开展智能建造试点,机器人“上岗”建筑工地!
  • 一季度山西建筑业总产值增长25.5%
  • 中国建筑业绩再创新高,奠定“十四五”高质量开局
  • 党史标语
  • 党史教育研读
  • 建筑工地常用安全标志详解
  • 城市更新由“开发模式”转向“经营模式” 专业化机构助力居住品质提升
  • 山西修订燃气管理条例 筑牢全链条安全防线

产品推荐

天禧壹号

天禧壹号

信义生活区

信义生活区

瑞豪时代

瑞豪时代

长治县烟草专卖局综合楼

长治县烟草专卖局综合楼

  • 服务领域

    • 精品项目
  • 新闻资讯

    • 公司新闻
    • 行业新闻
    • 党群工作
  • 河南省安阳市林州市黄华镇南王庙村

    13653550755

    13653550755@163.com

  • 关注我们

  • 友情链接-文字
  • 友情链接-图片
天禧集团西安林州商会十进制网络西安诺顿留学红旗渠工匠林州 - 红旗渠网
Copyright 2021-2099 林州市泰昇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QQ在线咨询
售前咨询
13653550755
售后服务
13653550755
微信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